中学思政课统编教材的教法与学法研究 —— 基于“一体化背景”的审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要求。我国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已经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统编、统审、统用”。基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也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在此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迫切需要在一体化背景下,深化对中学思政课统编教材的理解与认识,通过教法改进,实现学生的学法变革和效率提升。本文拟从具体课例入手,探索分析一体化背景下中学思政课如何发挥好统编教材的作用,为推进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思政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当前,“一体化”成为思政课建设的热门趋势。全国各地举办的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为关键词的研讨活动,展现了这一问题的受关注程度之高,也促使我们关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过程。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源于思政课衔接,主要表现形式是党和国家对大中小学课程衔接的基本要求。2014年3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是对大中小学课程衔接做出具体规定的首份文件。针对“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等问题,这份文件提出了学段统筹、学科统筹、环节统筹、力量统筹和阵地统筹的要求,明确指出:“教材编写、修订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等要求,加强各学段教材上下衔接、横向配合”。这一要求被视为落实德育课程大中小学衔接的早期依据。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提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这里所说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就是对“上下衔接、横向配合”的时代新要求。为落实上述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先后出台,加上此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学前阶段到高中阶段的课程一体化建设已经完成了顶层设计。从思政课建设的角度,《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既充分体现了落实总书记讲话的要旨,也与前述顶层设计具有良好的呼应关系,是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根据。这些文件的出台,为思政课建设明确了时代背景和根本任务,对当下的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系统理解时代要求


系统理解国家文件的基本精神,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思政课建设应该从整体视野理解“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并将落实阶段性要求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方式。对此,我们可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从课程任务的角度


中学思政课应该着眼于政治认同和思想意识的培育,坚持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方向。中学思政课要明确意识形态属性,旗帜鲜明地回答“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明确落实“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使命。同时,这种落实与担当,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尊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生成长的特点。“意见”明确提出:“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我们可以明确看出,中学阶段要实现从基础思想意识到基本政治认同的进步,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则是一以贯之的核心任务。


从课程内容的角度


中学思政课应该以常识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为载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门综合课程,中学思政课向来以内容繁多为显著特征。如果基于知识学习的基本立场,这种特征往往会导致“内容多得记不过来”的尴尬状态。从一体化的角度来说,这种状况是不符合课程发展的趋势要求的。因此“意见”明确指出了思政课内容建设的结构化设计。“意见”提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①处于核心层的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学思政课建设的根本依据。

②处于中间层的内容是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点和主线。重点所涉及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可以视为从形式表现的意义确定的课程内容,即学生通过学科学习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而主线所强调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则可以视为从精神实质的意义确定的课程内容,即从课程本质上说,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应该达到的认识境界。

③处于最外层的内容是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落点和抓手。这里重点强调“两个系统”。“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在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属性,强调的是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则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性,强调的是这一思想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当下深化改革的关键点和需要破解的现实难题。“


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正是结合学生特点落实上述要求的基础方式。


https://hongmanzy.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loads/images/2020/08-21/202008211111313546.22.jpg


从教材建设的角度


中学思政课教材应该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具有典型性的教本和读本。“意见”提出:“注重提升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国家统一开设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全部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组织统编、统审、统用,在教材中及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新研究进展。”这里所提出的思政课教材的四个基本性质和三个“最新”,是思政课教师理解课程要求、发挥教材作用的根据和前提。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说明:

①就基本性质而言,政治性强调立场正确,即教材要旗帜鲜明地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发挥积极和正面的引导作用;时代性强调与时俱进,即教材要敏锐捕捉时代发展的最新脉动,为学生认识和理解当下的社会生活提供帮助和指引;科学性强调符合规律,即教材不能存在知识性错误,不能以偏概全、违反基本学科规律;可读性强调生动活泼,即教材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这四个属性既不可或缺,又不能彼此孤立。

②就三个“最新”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经验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实现,是党和国家丰富而生动的建设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就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诠释,是从思想认识和理论深化角度理解这一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统编教材的统编、统审、统用,正是落实上述要求的基本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去理解教材统编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理解中学思政课的重要性,理解中学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https://hongmanzy.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loads/images/2020/08-21/202008211112052980.23.jpg


从教学者的角度推进统编教材的实施


基于前述统编教材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应该深入研究中学思政课的教学改进,落实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指向,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为便于理解,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能力提升的中学课例为例,说明从教学者的角度如何推进统编教材的实施。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课例


我们选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改进的课例是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何老师执教的统编《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第一框“坚持新发展理念”。


在初备阶段,何老师给学生布置了“写一篇穿越文”的任务,学生通过对“穿越到特定场景”的想象,了解“第一书记”的主要工作,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含义。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基于知识教育的痕迹,教学目标指向也是学生对具体知识内容的理解,课堂效果不够理想。经过教学改进,这节课的教学流程调整为:第一环节,透视“第一书记”。教师先让学生面对“假如我是第一书记”的具体情境,并选取试讲班学生的八种典型观点,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学生的陈述和讨论中,教师提取概括关键词,呈现教学知识结构脉络,让学生理解 “以人民为中心”和“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意义。第二环节,真的“第一书记”。教师给学生播放真实的“第一书记”解良的事迹,让学生结合第一环节形成的认识进行分析,进而理解刚才“假如”的情况正是中国当前的发展实际中,很多建设者真实面对的场景,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坚定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第三环节,重写“第一书记”。教师让学生在感悟和思考的基础上,重新面对“假如我是第一书记”的情境,结合自己的学习所得,再次表达自己对这一情境的思考和理解。


这一课例的突出特色是落实当下高中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统编思想政治教材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要落实这一要求,就必须改变知识教学的旧思路,实现素养培育的新探索。本课例将学生置于“第一书记”的典型情境中,通过“精准扶贫”这一热点问题,用“学生讨论学生观点”的方式建构课程的基本认识,用“假设的情境”与“真实的案例”的对比深化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理解,用“复归情境”让学生实现从输入过程到形成学科思维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统编教材作为教学背后的支撑,主要保证了问题的时代性和结论的科学性。而具体的教学案例的选取方面,从备课开始的“就教材内容讲授”到正讲的“用教材内容分析”,何老师“超越教材”的努力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改进效果。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例实施


我们选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改进的样例是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劲松分校孟老师执教的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


在初备阶段,孟老师设计了“家团圆”“民独立”“国富强”三个教学环节,试图以丰富生动的材料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但因为话题比较抽象,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经过教学改进,这节课从教学标题到教学流程都做了比较大的调整。我们将课题确定为“一轮明月照古今——延续文化血脉”。“明月”是推进课堂的“明线”,“文化”是实现素养培育的“暗线”。教学流程设置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古国月”。此环节以“久”为关键词,核心内容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通过“飞花令”的形式,教师让学生说带有“月”字的古文诗句,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第二环节,“故国月”。此环节以“破”为关键词,核心内容为“家国烽烟起,残月如血泣”。教师通过解读分析毛泽东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引导学生理解近代以来我国面临的屈辱与抗争。第三环节,“强国月”。此环节以“兴”为关键词,核心内容为“还是那轮明月,风景这边独好”。教师通过从“嫦娥奔月”到“玉兔登月”的时代巨变,说明当代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根本变化,为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


本节课的突出特色是基于学生思想意识实现教材内容的创新实施。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义务教育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本节课的教学,以“月”为引,教师通过三个教学环节不断“上台阶”,引导学生在深入的思考中逐步加深理解,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在整个教学流程的推进过程中,学生兴趣与思维深化相得益彰,生活经验与学科内容彼此促进,知识学习与素养培育水乳交融,为我们呈现了一次铸魂育人的美好体验。统编教材在这节课中,既时时保持“在场”的状态,因为课堂呈现的核心教学内容都是教材上的,又时时表现出“隐蔽”的状态,因为课堂呈现出来的“月文化”是教材上找不到的。


https://hongmanzy.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loads/images/2020/08-21/202008211112459154.24.jpg


教学实施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从以上两个课例可以看出,在一体化背景下,无论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还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教学实施中都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教材提供根本立场,教学提供丰富形式


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的教学原则。统编教材的“统”,主要表现为基本观点和核心内容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一致,强调教学材料的选择和教学流程的设计必须首先考虑这种需要。无论是“第一书记”还是“月文化”,最终都是要落实到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努力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设计,尽量选取学生可以参与和乐于参与的内容,努力让学生“主动进入”教学的流程,并通过教学过程的不断推进,通过探究和发现,得出教材上希望学生掌握的结论。教材的基本立场是落实政治性要求的根据,而丰富的教学形式和创新则是落实学理性要求的重要手段。


教材提供基本结论,教学呈现思考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就是对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灌输性”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论,在统编教材中均有显性表达。但如果只是将这些结论简单机械地“砸”给学生,往往会适得其反。教学过程中贯彻启发性原则,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用过程性思考,教师才能引导学生经历思考和发现,进而达到得出教材结论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政课统编教材的教学,要经历“从教材语言到教学语言”和“从教学语言到学科思维”的过程,进而实现对教材的有效学习。前述两个课例,共同的特点是没有单调机械地重复教材,而从生活化的话题开始,引导学生经历讨论的过程,逐步展开教学内容。


教材强调全面系统,教学强调重点突出


基于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教师必须全面兼顾不同内容,要按照合理的比例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全面反映和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但在教学中,对教材中的内容,教师不能简单地“一搬了之”。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思政课,不应该也没必要面面俱到地再现教材的所有内容,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聚焦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突破。这也是统编教材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


从学习者的角度理解统编教材的作用


中学思政课的教学改进,要从教师的“教”开始推动,其落脚点则应该是学生的“学”。因此,要探讨中学思政课统编教材的实施,离不开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从学习者的角度理解统编教材的作用,是当下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统编教材具有两项主要作用:其一是理解教学内容的必要读本,其二是理解教学流程的重要辅助。


统编教材是理解教学内容的必要读本


统编教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学材”,是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最为方便和准确的阅读文本。根据《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应该“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将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充分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作为国家组织专门力量编写的教学文本,统编教材在关注学生方面有更为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统编教材的核心内容。这种必要的阅读,是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前提条件。要引导学生重视统编教材的文本阅读,切实理清统编教材的核心内容和逻辑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这种阅读,不能落位于知识要点的对位和整理,也不应该是笼统地泛泛阅读。任务驱动是促进学生阅读的重要手段。在前面两个课例的教学中,在初备阶段,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主要呈现方式是简单再现,结果就很不理想。而在正讲阶段,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基于这种理解的教材阅读,也就有了更加可靠的基础。这时候的教材阅读,就不再是完成“知识搬运”的任务,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激发作用。


统编教材是理解教学流程的重要辅助


统编教材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根据,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最为根本和充分的理论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的问题情境,是与学生的学科学习密切关联的。学生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教材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通过“输入”的过程建构相关知识的基础性认识,然后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化,实现从“理解教材”到“学以致用”再到“发现远联系”的转化。在某种意义上说,统编教材就是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拐棍”,是学生形成观点、表达想法的重要参考和根据。例如,在何老师的教学中,针对“把房子卖了去北京买套房” “把羊杀了给全村吃”等看似“无厘头”的观点,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得出了“不能忽视持续发展的持续性”“不能以饮鸩止渴的方式解决脱贫问题”等观点。这些表述,都是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充分表现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准确把握和运用。在之后的学生访谈环节,学生也普遍表现出对这些环节的深刻印象和浓厚兴趣。在孟老师的教学中,在第二和第三环节的讨论中,学生也主动去教材中寻找回答问题的准确表达,开始自觉地以更规范的学科术语表述自己对文化的见解和看法。这也给了我们非常重要的启发,即从关注学生思考的角度,可以更好地让他们通过探究问题的方式借助教材实现深度学习。只有设置好问题的“递进链条”,才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学的流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教师促进学生学习的几个方面


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对统编教材的关注,以更好地发挥统编教材应有的作用。


在思想认识上


教师应明确教材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让学生认可教材的重要价值。统编教材是体现课程标准的最佳文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统编教材的这一特性,在学生那里充分树立起统编教材的权威。目前,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或者无意地否定教材的价值,往往会在学生那里产生不良连锁反应,进而导致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理解偏差。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为学生阅读教材文本的引导者。对学生不理解的教材中的具体问题,教师要做好解读,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这是思政教材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在学习手段上


教师应强调教材表述的参考价值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增强利用教材的自觉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成为使用教材的优秀示范者,以及使用教材解决实际问题的同行者。教师对待教材的方式,会对学生有深刻影响。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表现自己对相关教学内容的精熟理解,总会以一些“教科书上没有讲过”的问题和观点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这种教法是值得商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使用教材上的规范语言,也是为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做示范。只有学生能按照教师的指引,自觉自愿地习惯从教材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和准确表达,才是“亲其师,信其道”。


在教学手段上


教师应实现“教材”与“学材”的结合,既善于用好教材的经典案例,又可以用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素材补充、丰富教材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体现教材的适用性。对教材中的经典案例,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发掘其意义,通过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理解相关教学内容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对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的部分和素材,教师也不宜简单否定,而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容易理解的替代内容。前述课例中的“第一书记”和“月文化”,就是成功替代的典型例子。无论是分析教材原有的材料,还是解决新素材的问题,教师都应该从学习者立场对学生的情况有充分的把握和考虑,在已有材料和学生能力水平之间建立恰当的平衡。只有在这个方面做好充分的考虑,才能让教材成为适合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教材”与“学材”。


在教学依据上


教师应明确教材的阶段性和时代性,侧重于从素养培育的角度实现与时俱进。强调统编教材的学习者立场,就要理解教材编写者和教材阅读者之间的时空差异,理解时空变化对确定性教材文本的淘汰功能。因此,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只是在特定阶段和特定条件下对课程的最好解读和呈现,而不是具有超越时空意义的“恒久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让学生明确,统编教材的核心要义“具有充分反映时代发展的科学价值”,统编教材的具体案例或者细节“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有更新的发展”,这正是让学生读懂教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


从一体化视野理解统编教材对学习观的影响,用贯通思维和整体思维引导学生学习统编教材。通过前述课例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学段之间的思政课教学,既有鲜明的个性差异,也有可以彼此借鉴、相互启发的共性表现。一体化视野重点从建设和共性的角度着眼建构课程层级,这就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从当前的实际来看,教材本身的学段融合正在推进,而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学习也有了和以往不同的新需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统编教材的相关教学内容在其他学段的主要表现,通过比较,理解其中包含的成长意味。学生们也可以从跨学段的了解中更好地完成本学段的学习任务。这也是一体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总之,在核心素养时代,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容器”。教学的推进过程,也不再是教材内容的机械推进。从学生的完整生命个体角度考虑,教学观和学习观都应该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面貌。面对这样全新的时代,统编教材的重要性也不断得到彰显。用适宜学生的好教材完成育人的根本目标,已经成为共识。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因素,积极探索“用好教材,讲好素养”的更为高效的路线,让“教与学”“教与育”在教材那里凝聚成推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强大力量。


4395 1 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859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川)字024号 四川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